老公在家养 “大肉虫”?女子气到想扔,网友却劝她:可别犯傻!
“你们家那位也这样吗?” 前两天刷到一位大姐的吐槽,差点把我笑喷。
她说老公从去年开始迷上养花,本来是好事,结果人家不养开花的月季,不养清新的绿萝,偏偏在家摆了好几个 “木头根”。这些东西黄乎乎的,后来还变绿了,远远看去像几条大肉虫蜷在花盆里,丑得让人心里发毛。
“我让他扔了,他还跟我急!说花大价钱买的,等长出叶子就好看了。” 大姐发了几张图,底下配文:“我看有的已经长枝了,细得像晾衣杆,这能好看?我才不信!”
这话一出,评论区立马炸开了锅。有人说 “像大豆虫成精”,有人调侃 “这玩意儿能炖着吃不”,还有人帮腔:“要是我老公敢买,我连花盆带他一起扔出去!”
展开剩余75%可翻着翻着评论,画风突然变了。有懂行的网友说:“妹子你可别冲动,这东西贵着呢!” 还有人直接问价:“你老公出吗?我想收。”
直到有人说出答案,大家才恍然大悟 —— 这哪是什么 “肉虫”,是小叶簕竹老桩啊!
一、被骂 “丑东西” 的它,其实是盆景圈的 “香饽饽”别看这老桩现在灰头土脸,它可是盆景玩家眼里的宝贝。这些是长了几十年的竹根,身上带着天然的纹路和孔洞,有的还留着饱满的芽点。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,这是能养出好盆景的料。
为啥说它金贵?因为长得周正的老桩太少了。要在山里长几十年,还得没被虫蛀坏,没被风雨摧残得变形,才能被挑出来当盆景素材。品相好的能卖上万元,比好几盆开花植物加起来都贵。
那位大姐说 “长枝像晾衣杆”,其实是还没养到位。等再养段时间,新叶长得密了,修剪成悬崖式或者丛林式,老桩的苍劲配上新叶的翠绿,那股古朴又清新的劲儿,懂的人都爱惨了。
二、为啥有人专门花钱买 “丑木头”?刚开始我也不理解,直到去朋友家看了他养的簕竹。那老桩弯弯曲曲,像从石头缝里钻出来的,可顶上的叶子又细又绿,阳光一照,透着股野趣。他说这叫 “缩龙成寸”—— 把山里的竹子灵气,浓缩在一个花盆里。
玩盆景的人都知道,好看的不是规规矩矩的 “漂亮”,是自然留下的痕迹。老桩上的裂纹、孔洞,都是岁月刻的花纹。等新叶长出来,一粗一细,一老一嫩,那种对比才叫有味道。就像老房子爬满青藤,看着普通,其实藏着说不出的韵味。
三、想把 “丑木头” 养成艺术品?这几点要记牢要是你家也有这老桩,可别像那位大姐一样想扔了。照着这几步养,说不定能成家里的摆件。
选盆的时候别贪大,用紫砂盆或者陶盆就行,底下记得垫层陶粒,不然水积在盆底,根容易烂。土要用疏松的,比如赤玉土掺点腐叶土,或者粗砂、园土、腐殖土按 1:1:1 混合,透气最重要。
浇水就跟养多肉似的,宁愿干着也别浇太多。手指戳进土里约 2 厘米,感觉干了再浇。刚发芽的时候可以多浇点,但别让盆里积水。用自来水的话,先晒一天,把氯气散掉。
放在有散光的地方,比如东边阳台,每天能晒 4 个小时太阳就行。别往强光下挪,新叶嫩,容易被晒伤;也别放阴暗角落,叶子会越长越瘦。
施肥不用太勤,上盆后两三个月别施肥。等新叶长稳了,用点复合肥,薄一点,别一次放太多。夏天太热、冬天太冷的时候,就别施肥了。
最重要的是修剪和耐心。新芽长得太密,就把歪的、弱的剪掉,留几根壮的。枝条长到半硬的时候,可以用铝线轻轻绑一下,调整方向,但别勒太紧,免得伤了皮。
当然,最关键的还是等。从 “木头桩” 到有造型的盆景,快则半年,慢则一两年。就像酿酒,得给时间发酵,才能出味道。
那位吐槽的大姐后来又更新了动态,说老公把老桩搬到阳台角落,最近冒出不少新芽。她虽然还是觉得 “没开花好看”,但也没再提扔的事了。
其实养花就像过日子,有的看着普通,用心待它,慢慢就有了惊喜。你家有没有这种 “刚开始嫌弃,后来越看越喜欢” 的植物?评论区聊聊呗。
发布于: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同创优配-10倍杠杆炒股-股票杠杆配资-配资门户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