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城的校园里,这个夏天格外热闹!每天清晨,操场上全是学生跑步、跳绳、打球的身影,老师和家长也加入进来,热火朝天。市教体局推了个“暑期百校千班万生晨练计划”,让孩子们动起来,身体棒棒,精神也跟着亮堂!
这个计划简单又实在。学校每天组织晨练,学生们得打卡,养成运动的习惯。跑步、跳绳、仰卧起坐,啥都行,只要动起来就行。数据摆在那儿:全市上百所学校,数千个班级,几十万学生都参与了。光是繁荣路学校,暑期晨练参与率就超九成,孩子们每天跑个两三公里,个个脸蛋红扑扑。
晨练不只是跑跑跳跳,还有讲究。每周学校会教点新技能,比如怎么正确拉伸,怎么跳绳不伤膝盖。有的学校还请了专业教练,教孩子们科学运动的方法。枫香小学有个小胖子,暑假练了两个月,体重降了5公斤,跑步也不喘了,笑得合不拢嘴。这不就是运动的魅力吗?让每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。
家长们也没闲着。文化路小学的家长群里,每天都有人晒孩子晨练的照片,跑步的、踢球的,还有父子俩一起做俯卧撑的。家长们说,陪孩子运动,不仅身体好了,亲子关系也更亲密了。玉山小学有个爸爸,以前老抱怨孩子懒,现在每天早上陪儿子跑步,自己也减了腰上的“游泳圈”。
学校的做法各有花样。繁华初级中学搞了个“晨练积分赛”,学生每天打卡攒积分,月底能换小奖品,像文具、书本啥的。兴华小学直接把晨练搬到公园,孩子们在树荫下跑步,呼吸新鲜空气,干劲更足。希努尔双语学校还弄了个“亲子运动日”,一家人一起玩接力赛,笑声满校园。
这计划为啥这么火?因为它抓住了孩子的成长需求。教育部的数据说,现在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也就七成左右,近视率还老高。诸城这个晨练计划,直接对症下药。实验小学有个老师说,晨练后,孩子们上课精神头更足,注意力也更集中。运动不只是强身健体,还能让脑子更灵活。
家校联手,效果翻倍。东武学校有个规定,家长得每周陪孩子运动至少一次。结果呢?家长们从一开始的“被逼”到后来主动参与。百尺河镇中心小学还搞了个“家庭运动日记”,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写每天的运动感受。有个小女孩写道:“爸爸跑得比我慢,但他老夸我厉害,我可开心了!”这不就是家校合作的甜头吗?
晨练还带来了意外收获。经济开发区小学发现,晨练后,孩子们更爱跟同学聊天,团队合作能力也强了。相州镇相州小学有个腼腆的男孩,平时不爱说话,晨练时加入了跳绳小组,现在跟队友聊得火热,连性格都开朗了。运动不光练身体,还能让孩子学会怎么跟人相处。
当然,计划刚开始也不是一帆风顺。有的孩子嫌早起累,有的家长觉得麻烦。昌城镇中心学校就想了招,给学生发“晨练小助手”证书,鼓励他们坚持。慢慢地,孩子们发现,运动后一天都更有劲,晨练就成了习惯。百尺河初级中学有个学生说:“一开始觉得跑步好累,现在不跑反而不习惯,感觉少了点啥。”
这股运动热潮,背后是“健康第一”的理念在发力。诸城教体局说了,晨练不只是暑期活动,未来还想推广到平时。毕竟,身体好了,学习才有底气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说了,青少年每周运动3-5次,身体素质能提升20%以上。诸城的孩子们,正在用汗水证明这话。
运动带来的改变,不只是身体上的。繁荣路学校有个女孩,以前老觉得自己跑不快,不爱运动。现在她每天跑步,成绩从倒数变成了前几名,自信心也爆棚。她说:“我发现,只要坚持,就能跑得更快!”这不就是运动给孩子们的礼物吗?一份坚持下去的勇气。
同创优配-10倍杠杆炒股-股票杠杆配资-配资门户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